top of page

2025年度YEA計劃培訓日(五)於破紀錄黑雨中移師網上學習,培養設計思維和氣候行動

  • 作家相片: HK2050isNow
    HK2050isNow
  • 8月5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香港於2025年7月末至8月初連日暴雨,天文台更在短短8日內四度發出黑色暴雨警告,打破多項紀錄,凸顯氣候變化正在加劇,以及迫切需要集體行動。思匯政策研究所原定於8月5日為2025年度青年環保大使計劃舉辦全日面授設計思維培訓課程,讓他們藉此改進自己的氣候行動項目。然而,極端天氣再度令計劃有變,為確保所有人安全,我們決定把課程移師網上舉行。

我們在此衷心感謝 Riverwood Climate Solutions 創始董事總經理廖緒昌先生擔任導師,並迅速調整課程,帶領同學於 Zoom網上工作坊深入學習。儘管窗外狂風暴雨,他靈活應變令整個活動的動力和影響絲毫未減。

廖先生於上午時段概述設計思維,指出此不僅是一套流程,更是一種用以用戶為本,且追求創造有意義解決方案的思維模式。隨後,各位學員立即投入,辨識現實世界中適合以創意方法解決的環境議題。為了培養同理心並加深對這些問題的理解,同學在 Zoom分組討論室模擬練習持分者訪談。他們分別扮演不同受影響人士,並提出「氣候變化對你有何影響」、「怎樣幫助才能帶來改變」等問題。各位學員應用同理心地圖,記錄下受訪者的所言、所思、所為和所感,從而理解各方的多元觀點。

此外,廖先生亦指導各位學員如何撰寫有力的問題陳述、塑造用家誌,以及繪製用家旅程圖。大家從中學習如何把複雜議題濃縮成清晰可行的聚焦範疇,並開始互相分享靈感,為團隊創意注入新的活力。

午休過後,課程轉為集思廣益和創意發想階段。同學先各自整理個人想法,再重新分組,排列優先次序,並選出兼具最大影響力和可行程度的項目主題。憑藉清晰的準則和協合討論,各組均確立其項目目標。

確定主題後,各位學員便深入撰寫詳細的問題陳述,當中考慮決策者、持分者、成功指標和潛在限制等因素。大家隨後規劃並撰寫用家誌和用家旅程圖,為項目提供以真實經驗為本的藍圖。

同學於小休過後投入紙上製作原型環節,把構思以草圖形式具體呈現。各組向全班展示其初步方案,並獲導師和思匯團隊的回饋。例如,提出本地蠔礁修復的組別便收到有關預算、所需科學專業知識和土地使用許可等現實限制的建設性建議,提醒大家提前規劃和未雨綢繆的重要。

當日課程於廖先生的總結和反思中圓滿結束。他與思匯團隊均期待各位學員的未來項目成果。儘管遇到破紀錄的暴雨,並需臨時轉為網上授課,這次活動證明只要有決心和應變能力,就能克服任何風雨。

思匯樂見看到各位青年變革者把想法轉化為行動。若要從這週的極端暴雨中汲取教訓,我們希望大家認識到塑造可持續未來時,氣候韌性和創意都是重要考慮因素。

留言


HK2050 white logo

HongKong2050isNow 是思匯政策研究所目前的主力項目,於 2019 年與世界資源研究所,RS Group 和 ADM Capital Foundation 合作推出,旨在推動氣候行動,使香港於2050年前達至碳中和的未來。

  • Instagram
  • YouTube
  • Spotify
CEx white logo

思匯政策研究所是成立於2000年的香港獨立公共政策智庫。我們透過深入的研究和對話,為政策提供實證研究,並讓持份者參與其中,以應對香港的環境和發展挑戰。

  • Facebook
  • YouTube
  • LinkedIn

© 2025 HK2050isN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