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匯政策研究所於2024年11月13日舉辦KEL可持續消費工作坊,讓教育工作者一起探討在學校和社區推廣可持續發展的實用方式。當日參加者首先參觀香港首間紙包飲品盒回收漿廠及教育中心喵坊Mil Mill,並發現由於紙包飲品盒包含六層材料,如紙、塑膠和鋁等,故回收並非易事。此外,參與的教育工作者亦從中認識在香港回收所面臨的難題,例如有基建設施有限,以及大眾對不同物品能否回收的誤解。
其後,來自港灣學校的Carlos Rius Errando先生向諸位參加者介紹可持續海鮮遊戲,旨在教導學生海洋保育和可持續發展的知識。此互動釣魚遊戲解釋過度消費威脅哪些海鮮,以及大眾可如何做出可持續選擇以保護海洋生態系統。Carlos 指出,即使學生平日並不熟悉海洋,也能透過有趣的教育體驗認識海洋生物多樣性。
教育工作者於工作坊最後一個環節討論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倡議的可持續發展教育,並分享如何加強香港的可持續發展教育。他們建議在學校推行綠色採購、鼓勵校方優先考慮價格相宜的環保產品。他們還建議完善香港環境卓越大奬(學校界別)(舊稱「香港綠色學校獎」),把評審範疇著重於校方較細微但有影響力的改變,例如減少垃圾和提高能源效率等。另一分面,參加者亦建議更新教育局十二項首要培養的價值觀教育和小學教育的七個學習宗旨,把可持續發展納入其中,使其銜接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並讓學生了解他們與地球的關係以及為何需要盡快採取氣候行動。
思匯從工作坊可見本地教育工作者可助塑造可持續未來,如若能使教師具備啟發學生的知識和工具,我們便能更進一步培育更環保且具可持續意識的世代。
Komentáře